在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的2023-2024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决赛中,中国选手李雪松以总分197.5分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,夺得金牌,这是中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,也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注入强劲信心。
决赛于12月16日下午2点开始,来自15个国家的24名选手参与角逐,前两轮比赛中,挪威名将奥拉夫·哈默尔和美国选手凯特·威廉姆斯分别以95.0分和93.5分暂列前两位,李雪松以92.5分位居第三。
决定胜负的第三跳,李雪松选择了难度系数5.1的动作组合:后空翻三周转体1620度抓板接反向旋转900度,起跳高度达15米,空中姿态稳定,落地平稳,七名裁判打出单轮98.5的全场最高分,最终以总分197.5分逆转夺冠,哈默尔以195.0分获银牌,威廉姆斯以191.5分摘铜。
“今天的目标就是突破自我。”李雪松在赛后采访时表示,“最后一步我想的是相信训练成果,把每个技术细节做到极致。”
李雪松的突破背后是中国滑雪运动的系统性升级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2022年启动的“雪耀计划”中,首次引入风洞实验室、人工智能动作分析系统和虚拟现实训练设备。
主教练张宏涛透露:1xbet中文版首页“我们通过生物力学传感器收集每位运动员600多个数据点,针对起跳角度、空中轴心控制和落地稳定性进行个性化优化,李雪松过去一年中完成了超过2000次虚拟跳台训练。”
奥地利队技术顾问马克·韦伯评价:“中国选手的进步速度令人震惊,他们将科技与传统训练结合的方式正在改变这项运动。”
本届赛事中,中国滑雪新生代选手表现亮眼,18岁小将王梓轩在坡面障碍技巧赛中获得第5名,创造个人最好成绩;女子组选手刘雅宁以反向外转1800度动作获得第4名,距领奖台仅差0.5分。
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数据显示,中国注册职业滑雪运动员从2018年的不足200人增长至2023年的1200余人,青少年滑雪培训基地覆盖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14个省区。
滑雪运动的竞技成绩提升带动了大众参与热潮,根据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》,2023年全国滑雪场数量达803家,较2022年增长12%;滑雪人次突破3000万,其中青少年占比增至35%。
河北崇礼太舞滑雪场总经理王世刚表示:“这个雪季的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%,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的培训课程供不应求。”
装备制造业同样迎来发展机遇,国产品牌Nobaday和Vector的滑雪板年销量突破10万套,较三年前增长300%,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刘树明指出:“滑雪运动正从小众走向大众,形成竞技体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”
国际雪联秘书长萨拉·刘易斯认为:“中国滑雪运动的发展模式具有独特性,通过冬奥遗产利用、科技赋能和青少年培养的三结合,正在快速提升整体竞争力。”
2022年北京冬奥会留下的场馆设施持续发挥作用,首钢大跳台、“雪游龙”等场馆每年举办超过20场国际赛事,成为国家集训队和青少年选手的训练基地。
李雪松的这枚金牌具有重要意义,它标志着中国在滑雪项目上实现了从追赶者到竞争者的转变,证明了系统性训练和科技创新的价值,随着米兰冬奥周期的推进,中国滑雪队将在更多项目上寻求突破,为世界雪坛注入新的活力。